陆离

不在工作,就在海边

琅琊榜风起长林长篇剧评(三)

(接第一个时间段剧情之后)


第二个时间段,是舞台A面北境急速成长的二公子萧平旌+朝堂中流砥柱的长林王VS终于翻上台面的外戚首脑荀白水+他的傻瓜皇后妹妹。

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,风起长林剧组真的是艺高人胆大,他再接再厉地把这个时间段的舞台B面交给了更让人难以忍受的反派——比起带着灭族亡国仇恨而来的真反派,那种更让人气结的,眼界低、格局窄、小动作不断的戏精反派。

这段剧情,在荀白水高举“我为大梁,制衡朝堂”大旗之下展开,平心而论,这也是三个时间段中故事渲染力最弱,看的人最心烦的一段。

为什么呢?因为这次互为敌手的正反两派,思想层次和格局境界,根本不在一个量级。

榜1里的梅长苏和夏江,榜2第一段剧情中的萧平章和濮阳缨,先不论立场和人品,他们的智商水平和布局谋略起码是相当的,大义就大义到凛然,卑劣就卑劣到彻底,但这段剧情中互为舞台AB面的萧庭生和荀白水,却明显不在一个水平线上。

正面杠根本杠不过的荀大人,把所有的智商都用在了内耗上。他不可谓不聪明,可是他的眼界和格局,实在是跟不上他的手段和心机。

这样的反派才是最可怕的,他以大义的名义做了所有的错事,却丝毫不觉有错,甚至最后自己都被自己的一腔忠心感动到了——但仔细想想,除了那些虎视眈眈的外忧,大梁所有的内患大篓子可不都是这位“忠臣”捅出来的么。

从无数历史经验来看,位高权重的人一旦存了私心,失了格局,犯下的必是不可挽回的大错。“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”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——责任越大,能力也要越大。

从最早忌惮军方势力,默许同朝官员制造军资延误(被濮阳缨利用),到为了同一个理由,默许关外势力半途拦杀前来合谈的北燕使团(被濮阳缨利用,two),到后面察觉夜秦阴谋之后,他虽有瘟疫爆发时封城的壮举,但同时也为保皇后不受牵连,消灭了人证(被萧元启利用,three)——这都只是第一个时间段的暗线剧情;

到第二段故事正式登上舞台B面,他也从来没敢和长林王府正面为敌,而是继续在背地里撺掇着,不断搞小动作:

为防长林府调动军队,他自作聪明的裁撤旧营,新建皇家羽林——后来这支军队又被利用,成了造反第一生力军;为防长林府功高震主,他骗出圣旨,强令长林军不准兴兵——如果没有萧平旌抗旨出战,大渝这会儿估计都打到家门口了;还是为了同一个理由,他以抗旨罪名,褫夺萧平旌灭20万皇属军的不世军功,撤长林军旗号——这不仅间接导致长林王溘然长逝,更可怕是朝中军方顶梁柱一倒,不仅让环伺的外敌彻底没了顾忌,也让蛰伏的萧元启有了可趁之机。

凭实力亡国的荀氏两兄妹,为了所谓的朝廷安稳,选择合作的都是哪些人呢?一号濮阳缨,给大梁带来了一场差点亡国的瘟疫,金陵城死了数万平民;二号萧元启,给大梁带来了一次差点亡国的造反,朝堂损失大半重臣。而长林府累累战功,拳拳赤心,却因为品性高洁,不屑争斗,最后换来的是王府被撤,军制被除,彻底引发了后期的乱政大动荡。

然而,无论观众看得有多无奈,多气结,第二个时间段正反双方的矛盾还是迎来了最终的爆发。

大战过后的朝廷辩论,以舞台A面的长林王离世,长林王府退出朝局,萧平旌黯然隐居琅琊山为最终结果;同时,舞台B面的荀氏兄妹也作死地为第三段剧情埋下了所有的引线。

 



第三个时间段,舞台A面是长林王二代萧平旌和他的正义军团——人帅能打话不多的智商担当岳银川、禁军统领Miss king荀飞展、超级外挂琅琊阁数字兄弟,和代表大梁最后底气的长林勤王之师;舞台B面是大魔王二代萧元启和他的造反军团——因为瘟疫案全家惨死而反水的狄明、借全国之力匡扶表侄但其实更大梦想是成为海贼王的东海墨缁候,还有在荀氏助攻下,投降比造反还迅速的十万皇家羽林军。

剧情走到这里,虽然依旧是反派控场,但也终于有了微妙的平衡。导演不遗余力的描述了反派角色萧元启从怨愤到暗黑,从犹疑到偏执,从蛰伏到起意的全部造反过程。很多追剧的小伙伴还吐槽,这是把风起长林拍成了莱阳王传。但实际上,撇开主观情感,这难道不是是随着故事发展最为自然的安排么?在第二个时间段的剧情中,长林府下线,萧平旌隐居,这里的舞台A面并不能由他主导,如果将太多笔墨着在无意朝堂纷争的二公子身上,这显然不合适。

所以这个剧组非常妙的就是,为了剧情合理,他毅然将观众们的主角情结和二公子一起丢下;但为了剧情平衡,他又重开了一条故事线——这就是前面所说的,完全放弃讨巧观众,只侧重于描述剧情本身——这条重开的故事线将后期一个极为重要的、可以和B面形成平衡的角色推上了舞台,他就是正义的小伙伴岳银川。

在这里顺便说一下,到40多集还敢再开一条主角线,导演也真的是仗着自己技多不压身,很任性了。

至此,正反两派的智商格局终于再次势均力敌。

不同于第一段剧情被动承受的无奈,第二段剧情正面不杠的憋屈,第三段中虽有萧元启在舞台A面步步为营,高歌猛进,但也有萧平旌和岳银川在舞台B面步步紧咬,遥相呼应。

从与东海合谋开始,萧元启假意连夺七州,凭军功封王娶妻,联络羽林军,刺杀荀白水,反杀东海刺客,围攻金陵皇城,看似顺风顺水一路上位,但前任长林主帅和现任芡州参将一个在琅琊,一个在东境,均在不停分析战局,没有丝毫放松——这为后面岳银川提前戒备,萧平旌书信示警埋下伏笔;莱阳王府出卖军情的消息被陪嫁侍女知悉,侍女逃亡至岳银川处——这引出了岳将军举报,荀白水起疑,萧元启仓促行刺等等一系列剧情;第三段情节中A面B面的故事线不断并叙交汇,最终以莱阳王不得不提前起兵造反,岳银川皇城辅助输出,长林王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为爆发点。野心勃勃又心有不甘的萧元启,最终还是输给了他宿命的克星——延续了祁王、林氏血脉,承袭了赤焰、长林风骨,他这辈子注定无法战胜的对手,萧平旌。


(待续)


评论(10)

热度(60)
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